前列腺是男性的主要附属性腺,在不同发育时期前列腺会发生不同的疾病。在儿童时期,前列腺发育缓慢,很少发病,但也可发生急、慢性前列腺炎等病变,发病率很低。从青壮年时期开始.直至老年期,前列腺疾患的发病率迅速增加,不过随各阶段的不同,发生疾病的种类也有所不同。
在青壮年时期,前列腺易发生的疾病主要为急.慢性前列腺炎,究其原因,青壮年时期正是男性性功能旺盛期.性活动频繁,在性兴奋的刺激下易导致前列腺的反复充血,诱发炎症.其次.青壮年时期是前列腺分泌最旺盛的时期,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其它部位发生感染,病原体就可进入前列腺,形成急.慢性炎症。据国内统汁资料,前列腺炎以青壮年人患病率最高.在城市医院中因前列腺炎而就诊的人数约占就诊男性病人的25%-30%。
在老年时期,睾丸功能退化,激素水平降低,前列腺炎发病氏陆担夹郧傲邢僭錾⒌姆⒉÷拭飨陨摺Mü褰馄史⑾郑?1-60岁的人有50%出现病理上的前列腺增生症,至80岁时.有90%出现前列腺增生症。另一种老年常见病为前列腺癌。此种疾病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颇高.在我国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几年来已有迅速增高的趋势。
此外.前列腺还可发生结核、结石、肉瘤等多种疾病。
前列腺疾病如何检查
由于前列腺隐藏在人体盆腔深部,其疾病的发生发展就常常带有隐蔽性,不容易为人们所察觉。所以,必须借助一些专门的检查方法,才能尽早准确地弄清前列腺所患的是什么病变。
最简便的方法是经肛门指诊检查前列腺,可以检查前列腺的大小、外形.有无压痛,从而对前列腺疾病进行初步诊断和筛检。同时可行前列腺按摩,检查前列腺液的性状和成分变化。肛门指检简便易行,一般没有什么痛苦,只是在手指插入肛门时,肛门处有点发胀。这种检查不要作特殊的准备,少数有长期便秘受的病人,事先可适当服些泻药或灌肠,在大便后再作检爽.以免干结的粪块影响检查结果。
由于前列腺位于人体盆腔深部,所以公认为是用B超作检查的最合适器官之一。B超能够清晰显示前列腺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常用的B超检查方法有两种;一是把B超探头放在瞳壁表面来扫描的腹壁法,二是将B超探头插入直肠作扫描的直肠法。可对前列腺做出准确测量.其误差不超过5%。对于各种前列腺疾病均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具有简便、无创.无损伤、快速等优点.
线检查在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是了解前列腺内部结构的重要方法,有许多前列腺疾病的确诊,都要依赖x线检查的结果。用于前列腺的x线检查主要有盆腔区平片可检测时列腺有无钙化或结石影。膀胱尿道造影可帮助检查有无前列腺增生或前列憩室、前列腺造影和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 对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其中最简单、最常用的是盆腔区平片;而最清楚、最有意义的是cT检查。
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对于明确前列腺肿块的性质十分有用,对明确前列腺肿瘤的组织分型和细胞学特征帮助极大,可以经直肠针吸活检,也可以经会阴穿刺活下尿路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诊断前列腺增生症有很大帮助,可以了解尿路梗阻、研究排尿功能障碍的病因及评价治疗效果的方法,膀胱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后尿道.精阜及前列腺中叶及侧叶增生情况,对诊断前列腺疾病也十分重要。
因此,无论是哪种前列腺疾病,最基本的检查都是前列腺指检;而能直接起到诊断作用的是前列腺液检查、B超、CT检查和前列腺组织活检。
概述:
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病,绝大多数发生在青壮年,临床上前列腺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前列腺炎临床上较少见,慢性前列腺炎在成年人群中发病较高,约占泌尿外科门诊病人的1/5左右,因慢性前列腺炎多伴有精囊炎,故又称为前列腺精囊炎。
病因:
急性前列腺炎:发病多在劳累、着凉、长时间骑车、酗酒、性生活过度、损伤、经尿道器械操作、全身或局部抵抗力减弱时,致病菌由身体其它部位的病灶经血运或经尿道进入前列腺,最主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链球菌等。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较为复杂,少数由急性前列腺炎未能彻底治愈迁延而来,绝大多数病人则未曾经历过明确的急性阶段。
引起慢性前列腺炎的致病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其次有病毒、支原体、衣原体以及其它致敏原等。性欲过旺、前列腺充血、下尿路梗阻、会阴部压迫、损伤,邻近器官炎症病变波及前列腺以及全身抵抗力下降等等,都可能是造成慢性前列腺炎的原因之一,甚至病人的精神状态也是影响症状轻重的一个因素。总之,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造成经久不愈的原因,很可能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病因,或在同一时期存在一个以上的致病因素。
症状:
急性前列腺炎:发病急,有全身感染症象或脓毒血症表现,高热、白细胞升高,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痛、会阴部和耻骨上疼痛,直肠胀满,排便困难,偶因膀胱颈部水肿、痉挛可致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慢性前列腺炎:不同病人症状表现相差很大,实验室检查结果与病人自觉症状可不完全一致,一些病人症状显著,但前列腺触诊、前列腺液检查可无特殊发现或改变轻微,而另一些病人前列腺液有大量脓细胞,前列腺质地变硬,却可全无症状。因此,症状的轻重可能还和病人的精神因素有一定关系。常见的症状有:
1.疼痛:后尿道可有烧灼感、蚁行感,会阴部、肛门部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腹股沟、耻骨上区、阴茎、睾丸等,偶可向腹部放射。
2.泌尿系症状:炎症累及尿道,病人可有轻度尿频、尿急、尿痛,个别病人尚可出现终未血尿,清晨排尿之前或大便时尿道口可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排出。
3,性功能障碍:可有性欲减退、阳萎、早泄、射精痛、遗精次数增多等,个别病人有血精或因输精管道炎症而使精子活动力减退,导致不育。
4,神经衰弱症状:由于病人对本病缺乏正确理解或久治不愈,可有心情忧郁、乏力、失眠等。
5.继发症状:由于细菌毒素引起的变态反应,可出现结膜炎、虹膜炎、关节 炎、神经炎等。
分类: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一般统计约占泌尿科门诊疾病的25%~30%,它可全无症状,也可以症状明显,迁延不愈,甚至可以引起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泌尿生殖系感染,可分为以下几类:
1、非特异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又可分为急性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非特异性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直肠及会阴部痛,多有恶寒发热等,属于中医"热淋"范畴。慢性前列腺炎是前列腺非特异性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少腹、会阴、睾丸部有不适感,尿道口滴白等,中医属"精浊"范畴,常见于青壮年男性。
2、特发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上具有前列腺疼痛、排尿异常、尿道口有前列腺液溢出等症状,前列腺液白细胞可增多,但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
3、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临床上主要表现尿频、尿痛,尿道灼热,下腰部或会阴部疼痛等症状,但病情发展快,有前列腺溢浊增多、急性尿潴留等伴随症状,是网状内皮系统增生后产生的溶解度差的物质所引起的一种异物反应或过敏反应,故分变态性(过敏性)和非变态性两类。
4、前列腺痛和前列腺充血:临床上具有持久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和前列腺部不适,或真性前列腺痛等症状,前列腺液中无脓细胞,也无明显感染病理改变,属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一种。
5、特异性前列腺炎:包括淋菌、真菌和寄生虫(如滴虫)等引起的前列腺炎。
6、其它原因引起的前列腺炎:如病毒感染、支原菌属感染、衣原菌属感染等引起的前列腺炎。
检查方法:
最简便的方法是经肛门指诊检查前列腺,可以检查前列腺的大小、外形、有无压痛,从而对前列腺疾病进行初步诊断和筛检。同时可行前列腺按摩,检查前列腺液的性状和成分变化。
B超是检查前列腺的常用方法,有经直肠探测法和经耻骨上腹部探测法等方式,可对前列腺做出准确测量,其误差不超过5%。对于各种前列腺疾病均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具有简便、无创、无损伤、快速等优点。
X线检查在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如平片可检测前列腺有无钙化或结石影。造影可帮助检查有无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CT检查对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更具有重要意义。
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对于明确前列腺肿块的性质十分有用,对明确前列腺肿瘤的组织分型和细胞学特征帮助极大。可以经直肠针吸活检,也可以经会阴穿刺活检,有一定的痛苦和创伤,但十分必要。
另外,下尿路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诊断前列腺增生症有很大帮助,膀胱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后尿道、精阜及前列腺中叶及侧叶增生情况,对诊断前列腺疾病也十分重要。
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
这是治疗前列腺炎的常用方法。抗生素药物自血浆弥散入前列腺液,大部分对引起尿路感染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是有效的,但由于不能穿越前列腺上皮的脂膜而进入前列腺腺泡中达到冶疗作用,所以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治疗前列腺选抨抗生素药物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药物对细菌有较高的敏感性。
(2)确定应用的药物应以高脂溶性、高渗透能力、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离解度高的的物为标准。
(3)两神以上并有增效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
(4)为使药物在前列腺间质中达到有效浓度及防止尿道感染的发生,应提倡超大剂星和超时限(4~12周)的用药法。
最近,有的学者根据能弥散进入前列腺的抗菌药高低水平的不同,把抗生素做了分类。高水下的有三甲氧苄氨嘧啶、氯林可霉素、红霉素等;中等水平的有氯霉素,林可霉素;低水平的有氨苄青霉素、先锋I号、先锋IV号、强力霉素、卡那霉素、呋喃妥因、土霉素、青霉素G、多粘菌素B、利福平及多数磺胺药等,患者可让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品种、用法、用量等。
中药治疗
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的列腺炎出于是一种慢性病症,使得祖国传统的中医药在其治疗中发挥了非常人的作用,而且前景让人乐观。中医一般把慢性前列腺炎分为五型进行辨证施治,这里我们做分别的介绍。
湿热下注型:症见小便淋涩赤痛,少腹拘急,会阴部胀痛,尿道口摘白浊,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方选八正散加减:木通7克,车前子10克,扁蓄10克,瞿麦10克,滑石20克,栀子10克,大黄6克,甘草5克。 脾虚湿盛型:症见小便流浊,面色不华,肢体困倦,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虚。治宜健脾利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24克,薏苡30克,砂仁7克,泽泻15克,当归10克,坤草30克,陈皮10克。